北京银行将投放绿色金融逾1000亿 撬动社会资金逾5000亿

发布者 | 中标研 2016-09-08


中国正在引领绿色金融发展。作为今年G20轮值主席国,中国已将绿色金融纳入本次G20议题。9月6日,作为杭州G20峰会分论坛,“G20能效论坛”在京举行。

为切实推动“G20能效引领计划”框架下的能效合作,北京银行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共同发布“绿融通”绿色金融行动计划,合力支持节能减排企业特别是小微节能企业成长,进而推进整个节能领域的创新发展。

“绿融通”行动计划提出未来5年,在绿色金融领域投放不少于100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不少于5000亿元,约形成年节能能力1.25亿吨标煤,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3.125亿吨,相当于植树1.65亿公顷,即22.6个大兴安岭林地面积。

中国力挺绿色金融发展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将产生巨大的绿色金融需求。中国的银行业正在积极开辟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绿色金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随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

绿色金融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8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要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服务。要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监管协调,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监会则引领银行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认为,央行下一步完善与绿色金融相关监管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监管协调,综合运用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统一和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倡议成立的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完成的绿色金融报告,获得G20峰会高度评价,其中7项建议纳入其中。另外,中国已经宣布在明年启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

撬动社会资本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未来几年,绿色金融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期,重点是要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推动绿色信贷,建立绿色产业基金,进一步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创新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的投资产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和各类碳金融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金融试点,继续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课题组估算,2015至2020年,中国绿色融资需求为15万亿至30万亿元;2015年到2030年,中国绿色融资需求为40万亿至123万亿元。

然而,政府的出资比例约占10%到15%,金融业担负着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事业,填补绿色发展融资缺口的重任。银行业如何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事业?北京银行正在探索这一路径。目前北京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450亿元,20年来累计为3000余户绿色节能企业发放贷款近1100亿元。

此次,北京银行联合EMCA发布“绿融通”绿色金融行动计划,旨在通过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一揽子服务方案,实现节能企业融资畅通,进而推动节能减排事业绿树常青、快速发展。北京银行提出未来5年,发展培育、支持培训节能服务公司不少于1000家,其中小微型节能服务企业不少于600家;在绿色金融领域投放不少于1000亿,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不少于5000亿元,约形成年节能能力1.25亿吨标煤,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3.125亿吨,相当于植树1.65亿公顷,即22.6个大兴安岭林地面积;同时,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工业节能、水效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等各个领域形成银企合作经典案例,打造节能环保示范工程。

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表示,北京银行在节能贷产品体系下创新推出“1+2”,即1个产品、2个服务方案,结合碳交易市场推出碳质押产品创新,针对建筑节能领域推出供应链建筑节能融资方案,针对新三板上市等高成长节能企业推出高成长节能综合服务方案,形成“绿融通”节能综合方案,择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专项资金用于绿色产业项目。

绿色信贷不良率0.41%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0%。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不良贷款余额为226.25亿元,不良率为0.41%,低于同期各项贷款不良率1.35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虽已放缓,但一直享受着比外国同行更轻松和更稳定的回报,因而更能承受风险,积极试错,参与绿色金融的探索。中国的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稳定在15-20%,美国银行业是9%左右,欧洲银行业仅为3%左右。依靠丰厚的利润,中国的银行有实力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普及绿色金融理念,共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而这种探索也是政府及监管机构所鼓励的。中陈雨露表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银监会在9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积极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强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银行绿色评价机制的建立,支持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企业和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加大对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政策及市场的共同促进下,不仅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也在积极探索绿色金融。

今年6月,世界银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已正式落户华夏银行,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采用世界银行基于结果导向(P4R)贷款方式的转贷项目,也是世界银行全球第一个与非政府机构合作采用该模式的转贷项目,全球第一个应用于能效领域的结果导向型贷款项目。

截至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在绿色经济领域的贷款余额已达9768亿元。在全面推进“绿色信贷”的同时,工商银行充分发挥集团全链条、多牌照融资业务体系优势,通过债券承销、金融租赁、投资银行等多渠道多途径支持绿色经济的融资需求。今年上半年,先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了境内首支绿色金融债券和首支绿色企业债券。

中国农业银行于7月27日成功发行上交所市场首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农银穗盈?金风科技风电收费收益权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作为国内首单绿色金融债的发行机构,浦发银行已于今年相继成功发行三期共计5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截至2016年6月末,兴业银行投放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超过4300亿元,支持了6000多个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 兴业银行至今共计为6400多家企业累计提供绿色融资超过9000亿元,目前绿色融资余额超过4300亿元,在该行企业融资余额中的占比已超过14%,而且不良率也低于行业和该行不良资产平均水平。

“随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马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