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合作侧记 |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探索区域碳市场

发布者 | 中标研 2022-09-19

2022年9月15日,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和2022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会议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强调中国愿与东盟国家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和《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协调对接。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视频致辞中说,《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绿色低碳发展正成为国际经济增长的引擎,目前已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83%的碳排放,91%的GDP和80%的人口,各国加速转型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推动全球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国应加强合作,取长补短,携手推动绿色转型创新。


会上,东盟多国均表示要与中国加强气候合作,与会专家还探讨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碳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东盟多国探索建立碳市场


在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的区域碳市场与气候金融展望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分享了国际碳定价机制、碳市场制度等经验,探讨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碳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孙雪峰说,聚焦碳市场与气候金融发展,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碳市场将减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同时又对减碳提供经济激励,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有效引导经济社会低碳发展。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处长李霞称,截至2022年1月,全球共有25个碳市场正在运行,运行地区GDP占全球GDP的55%,覆盖了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和三分之一的人口,另有8个碳市场正在建设中,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世界银行高级气候变化专家Joe Pryor说,全球来看,2021年碳收入为840亿美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通过碳排放交易体系所获得的收入超过了通过碳税所获得的收入。过去十年,碳市场价格和碳税机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动,碳价受多重因素影响,碳税的提高则体现了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


他提醒,未来能源供应趋紧会如何影响碳市场,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应该把碳市场当作一种财政工具,而不只是把它视为环境政策。


具体到中国和东盟,Joe Pryor说,中国已经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期,虽然目前只面向电力行业,但是规模很大;碳市场和碳税在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也都有进展,特别是新加坡,碳税已推行多年。


亚洲开发银行合规监管委员会原主席兼执行局局长唐丁丁介绍,越南最新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对碳市场以及MRV(监测、报告、核查)体系设计做出了要求,构建了建设碳市场的政策基础。印度尼西亚环境与林业部目前正在起草相关政策,准备将碳市场从自愿交易逐步发展成总量控制模式,且主要针对发电和工业领域规划未来发展。泰国已经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MRV体系,并在2015年启动了自愿减排体系,目前正在为碳市场的启动编制计划,包括设计试点碳市场架构,搭建交易平台等。菲律宾则于2020年在《低碳经济法案》中提出建设碳市场,目前该提案正由新成立的技术工作小组审核,尚未明确正式建立碳市场的时间线。



寻求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碳市场


唐丁丁认为,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碳市场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通过与其他国家市场建立连接来取得协同效益。中国应利用多年来与东盟国家建立的经贸与环境合作机制,包括RCEP区域经贸合作机制等,寻求与东盟各国共同创建区域性碳市场。


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26)上,近200个国家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协议,批准了建立全球碳市场框架的规则,至此世界各国在未来全球碳市场机制这个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曾在2020年度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上提出,碳市场要进行全球连接,要像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一样,如果将市场割裂开来,定价就会出现问题,割裂的市场效率也不高,不利于互通有无,更不利于协调全球行动,甚至会给过度投机套利创造机会。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的相关研究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碳市场连接存在可能性,但近期执行难度很大,原因包括各国均有强烈的气候雄心,但执行方式不同,碳市场连接所需的基础建设有待完善,碳市场在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菲律宾的发展依旧处于早期阶段等。


唐丁丁认为,尽管要在短期内实现区域协同具有一定困难,可将连接的重点放在协助东南亚国家完成区域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完善碳市场建设立法,构建有效的MRV体系及开展必要的人员交流与培训等。


他还建议,多边发展机构应为东盟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特,包括建立东盟碳市场基金,构建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市场化机制设计方面的共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