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投、大唐、华电、华能等电力央企“一把手”两会提案速览

发布者 | 中标研 2024-03-10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两会开幕以来,来自电力央企的代表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案内容涉及涉及配电网、新能源、新能源配储、清洁供暖等新能源发展的各个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把握能源保障和安全这个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统筹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国网贡献。


他提出,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绿电,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支撑;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厚植绿色底色;大力开展绿色科技创新,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澎湃动能;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美丽中国建设筑牢生态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强大合力。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指出,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西北沙戈荒、西南地区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新能源发展迈入大规模、高比例的新阶段。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可有力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


孟振平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 服务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提案》,建议加强国家规划和产业引导,加快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与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西北沙戈荒、西南地区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利用,支撑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巩固我国能源电力科技领先地位,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


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综合效益巨大,但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将带来调节难度大、消纳困难、外送通道不足、运行风险复杂等一系列挑战,如何实现稳定安全可靠的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成为关键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能源集团既要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谱系化发展上发力,也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质量发展上发力,走出“两端发力、一个重塑”新路径。


下一步,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很重要的方向是推动能源生产与科技创新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在多元融合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绿色链。推动煤电新油气氢核多元化能源谱系的融合,加快推动新能源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创新推进多能互补、源网荷储、海上风电、氢氨耦合、化工耦合等多种类型项目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表示,中国华电作为能源央企,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尤其是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要部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切实把会议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华电将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培育壮大以风电光伏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延伸氢能、储能、碳交易等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产业链,打造华电综合能源产业圈,大力推进数智化、人工智能AI与能源电力融合赋能,加快建设“数智华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等工作任务。中国华电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疆、内蒙、甘肃等沙戈荒大基地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开发,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基地新能源项目有望建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第一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项目。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 邹磊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提交《关于优化完善新能源配储政策,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案,建议新型储能政策导向亟需从“单纯激励开发建设”向“激励高质量建设和高效率利用并重”转变。
邹磊认为,我国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是新能源配储,主要表现在:一是已投项目整体利用率低,造成社会投资浪费;二是缺少较为完善的成本回收机制,投资回报无法保证;三是新能源配储政策“一刀切”现象较为普遍。

为此,邹磊针对新能源配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着眼于提高利用率,优先发展独立共享储能,实现新型储能的区域统筹规划布局和数智化技术应用。建议指导地方摒弃“撒胡椒面式”的分散开发布局模式,在各省级电网范围内,根据新能源发展、电网灵活性调节需要,优先发展、统筹规划布局大型独立共享储能项目。针对存量的新能源配储项目,鼓励具备接入、计量、调控等条件的强制配储转为独立共享储能,加快明确细化具体的实施政策。同时,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研究建设国家、省级新型储能数字化聚合调控中枢平台,利用数智化技术,助力新型储能高效参与调用。


二是着眼于建设科学的成本回收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产品设计和交易机制。加快落实储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结合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与储能有关的市场准入标准、电力辅助服务和电能量市场交易产品,加快出台实施细则。近期,在目前市场无法有效解决储能成本回收的情况下,重点研究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完善储能参与调频、调峰、调压、黑启动等电力辅助服务的具体规则,形成与新能源等电源的合理成本收益分摊机制。中长期,结合电力市场改革,健全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产品服务、交易模式和价格机制,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储能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三是着眼于解决储能配比“一刀切”问题,加强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引导地方政府将“新能源开发按一定比例配储能”要求,转变为“按新能源开发规模一定比例提供灵活性调节能力”要求,由新能源开发企业自主通过市场,采用自建、租赁、共享等多种方式解决灵活性调节资源需求,已经转变思路的地区精细化做好政策落实执行。探索设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建设专项基金,从企业自建储能转向以专项基金支持的方式开发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


煤电在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发挥着能源与电力的兜底保障作用,煤电减污降碳直接影响着“双碳”目标实现及能源转型成本。对此,温枢刚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挖掘煤电减污降碳潜力,更好提升煤电兜底保供能力,促进能源电力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应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围绕负荷中心、风光电外送基地、新能源调峰需求以及煤炭资源状况,合理布局承担能源保供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清洁高效煤电,分区域推进煤电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温枢刚还建议,要全面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由政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牵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抓紧研制火电碳监测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积极主导制定碳排放国际标准,推进国内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


同时,加快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定期发布国家、区域和省级电网排放因子,规范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培育我国碳核算认证服务龙头企业,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资质互认机制,提高国内认证机构国际认可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海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海良表示,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能源融合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双碳”目标带来的能源绿色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能建加快推进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


要实现高质量能源融合发展,一是要以融合创新为根本穿透服务各行业,促进交能、数能、产能、城市七网等深度融合;二是要以利于经济发展为原则合理安排减排时序,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制定各行业的减排计划,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三是要以有效利用资源为目标引导优化空间布局,引导高耗能企业有序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四是要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为导向合理优化政策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碳排放、新能源、新产业相关政策机制;五是要以大数据赋能为动力实现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


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


作为稳定可靠的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迄今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证书体系,这既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核电行业的长远发展。


建议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色电力证书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全覆盖,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孙琦懿